固定研究人员
姓      名: 张军
专业方向: 产业经济学

       张军教授是当今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的经济转型、增长和发展政策有深厚的研究。他曾兼任多个地方政府的咨询顾问并参与世界银行、福特基金会、英国文化委员会以及欧盟、南非等研究与咨询项目。

       张军教授现担任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他是上海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特聘咨询研究员。他是国际期刊Economics Systems、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Journal of Pro-Poor Growth、East Asia Policy、China Economic Journal、China Finance Review International的编委以及《经济学(季刊)》、《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经济学报》、《改革》、《中国金融评论》、《社会科学战线》等约30种中文期刊的编委或学术委员。

       张军教授还是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所学校的校聘兼职客座教授,还曾是韩国庆北国立大学、全南国立大学以及日本青山学院的“特聘讲座教授”,是韩国Uiduk大学的聘任研究教授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和澳门大学经济系的访问讲座教授。

       他用中文和英文在China Economic Review, The World Economy, Comparative Economic Studies, Economic Systems,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tudies以及《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经济学季刊》等著名经济学杂志发表了百余篇研究论文,出版专著和译著超过60种。其中在《经济研究》发表论文超过20篇。他的代表性著作包括《中国的工业改革与经济增长:问题与解释》(2003)、《组织、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2004)、《资本形成、投资效率与中国的经济增长》(2005)、《转型、治理与中国私人企业的演进》(2006)、《中国经济研究十篇》(2009)、《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2009)、《改革、转型与增长:观察与解释(当代中国经济学家文库-张军卷)》(2010)、《这样的故事最中国》(2011)《张军自选集》(2013)以及《中国经济再廿年》(2013)。

       张军教授在西方出版了多部英文著作。除出版了Economic Transi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McGill-Queen University Press, 2008) 和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Enterprises (Cengage Learning, 2009)之外,他还为Th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Ltd.出版公司主编了Unfinished Reforms in the Chinese Economy等著作。

        他多次获得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他是第二届蒋学模经济学奖(2002)和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2010)的获得者。他还于2009年分别获得“复旦大学校长奖”和“廖凯原最受欢迎教师奖”。他的研究论文还荣膺《中国金融评论》颁发的2008年度最佳论文一等奖。

        他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政策的评论与观点频繁见之于国内外重要的媒体,包括CCVT、第一财经、东方卫视、BBC、PBS、Bloomberg、ABS、KBS、凤凰卫视、亚洲电视台、Now-TV,路透社、法新社以及《纽约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美国)、《朝日新闻》)日本)、《金融时报》(英国)、《华盛顿邮报》(美国)等。他还是世界报业辛迪加(Project-Syndicate)、《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瞭望东方周刊》等多家财经专栏作家。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关于经济学作者学术影响分析中,通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产生的客观数据显示,张军教授在经济学论文引用最多的前60位作者中排名第8位(不包括4位领袖人物邓小平、江泽民、列宁和毛泽东)。该报告将经济学研究领域划分成六大领域,张军教授在其所居的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领域中位居第4位。另外,2009年,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张军教授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