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中心简介
主任致辞
组织结构
人才招聘
联系信息
研究团队
特聘资深研究员
固定研究人员
兼职研究人员
博士后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中心新闻
专家观点
媒体报道
学术活动
公共政策讲座
会议论坛
智库沙龙
中国政策对话
研究成果
学术论著
政策备忘录
研究课题
RICE年度中国经济报告
专题报告
成果快报
智讯数据
人才培养
要闻动态
通知公告
中心新闻
专家观点
媒体报道
学术活动
学术活动
MORE
研究成果
Research
MORE
2025-03-04
论文发表 | 陈乔伊、陈钊、刘志阔合作成果发表于经济学顶尖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24-12-16
张军教授英文译著出版 | Reform, Transformation and Growth
2024-11-28
论文发表 | 寇宗来教授等在经济学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发表论文
2024-11-24
论文发表|自贸试验区与中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影响力:一项大数据分析研究
2024-11-14
张军 | 中国经济崛起再探源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家观点
专家观点
王永钦:当人文社科遇上AI——数字时代的思想革命
2025-03-26
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那一刻,人类文明迎来了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转折点。这绝非仅仅是一场围棋比赛的胜负之分,实则是人工智能向人类智慧发起的全面“挑战”。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技术革命浪潮之中,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正伫立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传统的研究范式遭受冲击,固有的理论框架面临重构,与此同时,一个满含可能性的新世界正缓缓敞开大门。这场变革并非单纯的工具更新,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革命,它将重新界定人类理解自身以及世界的方式。...
陈钊:让民营企业放心地大显身手
2025-03-12
从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任务安排,我们无不感受到高层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回到实践中来,我们也必须承认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这引发一个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怎样才能建立一个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凝聚共识、排除干扰。我相信,只要我们建立或加深以下三点共识,就能为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扫除思想障碍,让民营经济真正具备长期发展的恒心 。第一点共识,...
张军:期待稳住股市楼市,提高居民收入
2025-03-05
2025全国两会将有哪些重点?会释放什么关键信号?日前,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张军认为,基于各省份已公布的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设目标和去年全国经济主要指标完成的情况,可以大胆猜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仍会将GDP增速设定在5%左右,但有可能将通胀目标从之前3%下调到2%,并会继续强调且在稳定股市和楼市、化解地方债和加大民生支出方面给出具体的措施。张军建议,可以将物价涨幅2%...
张军:如何认清我们经济政策的取向?
2025-02-13
作 者:张 军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文章来源 | 第一财经资讯图源|摄图网
陈钊: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至关重要
2024-12-24
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党中央在经济形势判断与任务布局上的务实科学、奋进沉稳。这是中国经济能够企稳回升的信心所在。从经济学角度细化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把脉中国经济、强化发展信心。如何理解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会议毫不讳言“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种正视困难、矛盾的务实心态是我们坚定必胜信心的基本保证。同时,会议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视点 | 罗长远:中企出海时应灵活运用合资和“以技术换市场”的策略
2024-11-18
过去,企业主要依赖出口贸易,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超过12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然而,在当前环境下,对外投资正逐渐取代出口,成为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方式。中国的国际贸易伙伴也在变化。过去,中国更多依赖与美国等国家的经贸合作,且一度与美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近日,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学术研究平台举办专题研讨会,围绕“动力·调适·制约:中国数字平台海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王永钦、刘红劭:确定性政策——债市稳定之锚
2024-11-12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中国经济已迈入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完备的金融体系将在其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债券市场已成为中国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来源,债券市场总体规模居于全球第二。根据Wind数据库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计算可得,2003~2022年,社会融资存量中债券的占比从0.79%上升至9%。01债市结构影响高质量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债券市场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近年来呈现出一些重要的结构性变化。...
置身事内 | 许志伟等:新增10万亿元化债资源,将对宏观经济产生三个维度的作用
2024-11-12
在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背景下,我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经济稳中向好。2024年10月12日,财政部推出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具体涵盖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个方面。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此外,自2024年起,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
进博会 | 罗长远等:推动中国与世界互惠共赢
2024-11-05
习近平主席曾向世界发出“进博邀约”:“这不是一般性的会展,而是我们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欢迎各国朋友来华参加。”中国高举开放旗帜并积极践行开放承诺。从2018年至今,无论国内外形势如何复杂多变,进博会每年都如约而至,关注度越来越高、参展商越来越多、溢出效应持续放大。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进博会将在上海举办,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举办的重要经济外交活动。如何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优化服务保障,...
张军:一揽子增量政策将提升四季度GDP增速,建议明年货币政策应锚住2%的通胀
2024-10-31
今年是疫情之后经济恢复的第二年。去年经济的恢复主要靠了消费支出的报复性反弹,消费增长为GDP增速贡献了4.3个百分点,贡献率约为83%。今年的居民消费支出总体上趋于常态化,加上房地产投资始终在-10%左右徘徊,今年的经济在二季度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GDP的环比增速比一季度明显下降了,环比增速从一季度的1.7%下降到了三季度的0.9%,折年率不到4%。虽然上半年GDP实际同比增速为5%,但第三季度GDP的同比增速在第二季度4.8%的情况下继续下降到了4....
奚锡灿:政府是怎么过“紧日子”的——写在《以利为利》再版之际
2024-10-30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中国经济在1978年后的几个关键节点之一。这一次财政体制的重大变革,对我国央地关系和地方政府行为有深远的影响,进而改变了中国经济的走向。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周飞舟教授的《以利为利》,用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和翔实的调研案例,对分税制改革的前因后果作了细致、清楚的梳理。《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作 者: 周飞舟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1分税制前的财政包干制推动了工业化在分税制之前,我国在财政上实行的是“...
章奇:论“企业家精神”的现代性
2024-10-30
回首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我们会发现没有什么比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所经历的起伏和毁誉更变幻莫测了。从改革开放前待割的“资本主义尾巴”到改革之初未分明“妾身”的身份状态,企业家使出了浑身解数来维持甚至扩展自己的经营空间,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和生存能力。1980年代初,发生在浙江温州地区的“八大王事件”①中,当地知名的民营企业家被先捕后放,从不受待见的“二等公民”一跃成为受到政府公开表彰的社会先进,...
共157条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
14
下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