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以下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小欢在第九届生涯教育高峰论坛上的主旨演讲《职业选择中的思维陷阱》。首先感谢各位校友和朋友,大家周六下午从各地专程赶来,支持学院的学生工作。江源老师找我来讲讲“职业选择中的思维陷阱”,跟同学们聊聊工作、聊聊职业选择。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在学界、政府、金融产业的经历,跟同学们分享一些成长中的观察,不敢说教,只谈个人体会,有用最好,没用大家就当听听故事。一、 “选择”的幻觉先亮明观点:...
对于美国特朗普政府以解决贸易逆差之名发起的关税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表示,正是贸易不平衡,才维持了美国长达半个世纪的货币和金融霸主地位。换句话说,贸易不平衡本身不是问题,而是答案。在4月11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行的名为“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及其可能的影响”的沙龙上,张军表示,对美国来说,如果要贸易平衡,就要失去更多,付出更大的代价。近期金融市场和美元指数的变化也表明,这只会扰乱现有的秩序,导致混乱和不确定性的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数十年未见的动荡,国际秩序迎来重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目标之一是缓解贸易逆差,但正是贸易逆差支撑了美元的地位,特朗普要贸易顺差还是要美元?近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举行“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及其可能的影响”沙龙。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年美国商品贸易逆差为1.21万亿美元,但正是巨大的贸易逆差支撑了美元的地位。...
编者按:近期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搅动世界,在一度宣布对全球其他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并将对华输入美国关税税率提高的145%之后。特朗普政府12日深夜宣布豁免包括中国电子产品在内的“对等关税”。中国商务部回应称,这是美方迈出的一小步。但是随即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当地时间13日发文称,美政府并未宣布任何关税“豁免”,相关产品只是被转移到另一个关税类别。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表示,对部分电子产品的关税豁免只是“暂时性的”...
近年来,“城市更新”的话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上海市作为中国最国际化、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其“城市更新”不仅承载着城市空间重塑与功能升级的使命,更是探索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场域。4月14日,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建议,就上海市“城市更新”而言,未来的转型需以系统性规划为引领,突破零敲碎打的更新模式。经过改造升级后的上海美罗城“...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作为今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一。根据海关的数据,202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02%。其中出口25.45万亿元,增长7.11%;进口18.39万亿元,增长2.26%。在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等诸多外部压力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一直以来,上海都是外贸发展的重镇。去年,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再创新高。...
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那一刻,人类文明迎来了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转折点。这绝非仅仅是一场围棋比赛的胜负之分,实则是人工智能向人类智慧发起的全面“挑战”。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技术革命浪潮之中,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正伫立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传统的研究范式遭受冲击,固有的理论框架面临重构,与此同时,一个满含可能性的新世界正缓缓敞开大门。这场变革并非单纯的工具更新,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革命,它将重新界定人类理解自身以及世界的方式。...
从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召开,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任务安排,我们无不感受到高层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回到实践中来,我们也必须承认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这引发一个迫切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怎样才能建立一个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凝聚共识、排除干扰。我相信,只要我们建立或加深以下三点共识,就能为建立民营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扫除思想障碍,让民营经济真正具备长期发展的恒心 。第一点共识,...
2025全国两会将有哪些重点?会释放什么关键信号?日前,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张军认为,基于各省份已公布的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预设目标和去年全国经济主要指标完成的情况,可以大胆猜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仍会将GDP增速设定在5%左右,但有可能将通胀目标从之前3%下调到2%,并会继续强调且在稳定股市和楼市、化解地方债和加大民生支出方面给出具体的措施。张军建议,可以将物价涨幅2%...
作  者:张  军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文章来源 | 第一财经资讯图源|摄图网
12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党中央在经济形势判断与任务布局上的务实科学、奋进沉稳。这是中国经济能够企稳回升的信心所在。从经济学角度细化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把脉中国经济、强化发展信心。如何理解中国经济长期向好?会议毫不讳言“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种正视困难、矛盾的务实心态是我们坚定必胜信心的基本保证。同时,会议指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过去,企业主要依赖出口贸易,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超过12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然而,在当前环境下,对外投资正逐渐取代出口,成为企业国际化的主要方式。中国的国际贸易伙伴也在变化。过去,中国更多依赖与美国等国家的经贸合作,且一度与美国互为最大贸易伙伴。近日,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学术研究平台举办专题研讨会,围绕“动力·调适·制约:中国数字平台海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进行研讨。...
共163条 首页上页12345...14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