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兰小欢(章静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兰小欢的新作《置身事内》讲的是中国经济的故事。它的主角既不是微观的价格机制,也不是宏观的经济周期,而是政府和政策。因为在我们国家,政府不但影响“蛋糕”的分配,也参与“蛋糕”的生产。地方政府进行经济治理的基本方式和逻辑是什么?中国如何以一种有别于所谓发达国家经验的方式实现了经济奇迹?怎么理解当前正在推进的改革与政府转型?《上海书评》请兰小欢谈谈他对中国经济模...
​中国经济仅用40年就变得强大起来,这是一个以大流动和大繁荣为特征的时代的成功。我们本以为这个时代会有未来,但如今未来正在变得陌生和极其不确定。确定的事实是,美国和西方世界强劲的政治逆流和一场席卷地球的病毒肆虐迅速将全球推向了后疫情的时代。可以确信,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将被不断强化的国家安全和边境管控所塑造。对于崛起中的巨大经济体,时代的变化方向并非中国所愿,但中国要寻求确保国家持续提升其实力以应...
​“要保持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依然需要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有更好的发展,确保我们人口的规模借助于市场经济能够转化成巨大的创造力。”日前召开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全会也高屋建瓴地总结了过去数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工作取得的成绩。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表示,学习能力的快速积累揭示了中国经济成功的秘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把握向...
“那些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悲观学者认为,中国迄今为止并没有发展出本土的科技公司,对西方技术的依赖才是中国成功的关键。而乐观派则把中国科技公司的国际崛起,看成其技术学习能力快速积累的结果,作为后来者,中国是学习的高手。”近日,张军教授在世界著名思想评论平台网Project Syndicate撰文“The Neglected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Resilience”。从表面上看,中国确实拥有数量不少,但跟它的富裕程度不相称的科技公...
2021年8月17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此背景下,如何改善初次分配成为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提出以下关于共同富裕的杂想,与大家分享。​共同富裕在一些地方做到了,而在另外一些地方是要换一种方式才能实现。比如,浙江做到了,被中...
文丨奚锡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去年以来,从产业界、学术界到政策界,一种说法越来越有市场:我国在前面十年出现了“过早去工业化”的现象,制造业占比下降太快,而服务业占比的上升太快。服务业生产率的提升普遍比制造部门慢,因此,如果我们要防止GDP增速的下滑,就需要稳住制造业在宏观经济中的占比。如果没有大量新的农民工进入制造部门(例如,...
“In the last few years, the view of China as a strategic rival has taken over the American political mainstream, with leaders largely choosing confrontation over cooperation. Two features of this shift stand out: how quickly it occurred,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Americans – and their leaders – have united behind it.”作者 | 张军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原...
​作者:张军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副理事长;石烁 法国克莱蒙-奥弗涅大学CERDI-IDREC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候选人。在国家统计局的公报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近年来始终保持增长态势,这固然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中国经济表现的信心。不过,国家统计局就这几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口径调整、数据修订状态以及...
■本文选自《复旦金融评论》第10期■作者:张军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副理事长;石烁 法国克莱蒙-奥弗涅大学CERDI-IDREC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候选人为管控对华贸易冲突,美国当选总统拜登不得不重新思考单边制裁政策。问题是他的出路何在?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副理事长本文讨论了美中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给美中贸易带来的风险。...
​■ 2020年4月8日傍晚时分,广东河源,几位电力建设的工人正在吃饭,饭后将加班。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奚锡灿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看的GDP数字,还是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足感?2020年底,细心的网友在B站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关于宏观层面的视频,比如国内的产业升级和国际关系等,弹幕普遍都是极其乐观向上的。基本上就是我们一天天好起...
本文刊发于《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12期。应《中国工业经济》邀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发表笔谈,就中国仍要加大开放市场的必要性谈了些看法,为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供有益的理论启示。“十四五”规划对新发展格局有了比较详细的表述,对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状况也有一些判断,明确提出要走好“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道路。这里,笔者就中国仍要加大开放市场的必要性谈些看法。对未来发展中应该力求...
张军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经济学家,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曾获霍英东奖、张培刚奖、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获奖理由作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从上海出发,思索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将理论作用于实践,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他是复旦大学最年轻的文科资深教授,时刻保持学者的清醒与自觉,主张经济学人应该跟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新技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