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作者陈诗一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建峰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浦东的决策,开启了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进程。借助浦东改革开放这一契机,上海提出了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部署,后来又增加了航运中心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通过“东西一体、联动发展”,推动上海不断创造奇迹。过去30年的发展证明,浦...
​    张军对中国经济今年的预期增长率的判断相对审慎。他认为,如果没有持续的政策支持力度,下半年的经济依然可能相当困难。而这些支持性的政策,不仅要考虑供给端,更要考虑消费端,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家庭。“其实疫情最大的影响是对人的影响,是对家庭的影响。”                                                                                    作者:李思 文钊 封图:受访者供图导读壹  ||  虽然今年二季度的经济数...
毫无疑问,中国为应对源自武汉的新冠疫情蔓延付出了巨大代价。由于实行全面的阻隔政策,往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被叫停,经济活动几乎停摆了两个月。随着二季度阻隔政策的撤销,经济得到部分恢复。不过,明显的事实是,因疫情冲击而倒下的大量工商个体经济活动难以恢复,尤其服务部门,要使经济全面复原已无可能。但这并不是中国经济进入长期衰退的开始,正相反,它的经济韧性表现明显。疫情发生以来,数字经济的应用场景乘势走进...
2009年,一部直面社会现实的《蜗居》道出了大江南北万千房奴的心酸。如果故事里的主人公穿越到十年后,那么亲手把妹子推进火坑的海萍会十分得意于自己的“英明”决断:十年后,大城市里的打工仔们面临的不再是“做稳了房奴的时代”,而是“想做房奴而不得的时代”。当然,十年后,我们的电视剧也与时俱进,把女主角换成了各路阔太太和女强人;曾经像《生存之民工》、《蜗居》这样把苦苦挣扎的打工仔当成主角的作品,现在连成为...
经济需要信心,市场需要预期,“后疫情时代”自然也需要足够量的投资。同时,以往投资的弊端以及疫情期间凸显的种种短板可以为本轮资金投放带来诸多启示。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能再搞“大水漫灌”,不能再投向高污染、高能耗的重化工业行业以及大城市的房地产业,而是要长期定位、精准投资与定向支持。以下四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应是政策考虑的重点。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对全球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前我们施行各种...
​本文由“中美聚焦”公众号翻译自张军教授在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上发表的文章“Explaining China’s Economic Resilience”(2020),译文原标题为“全球供应链中断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本文标题由作者提供。如果以为强制技术脱钩、贸易制裁或强迫改变全球供应链会终结中国未来的经济扩张,就未免过于天真了。批评人士若是目光短浅,看不到这一点,那将是他们的损失。各国为抗击新冠疫情而广泛采取的封锁和关...
5月13日下午,由复旦平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办,金融壹账通、平安科技协办的“预见未来,智者先行”大咖圆桌会第一期圆满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疫后中小企业生存之道”。 会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复旦平安宏观...
01 中国可能会采取更大规模的投资刺激规划 根据当前的形势,可以判断世界经济最可能的回升路径是“U型”。就中国来说,4、5月份的经济数据表明经济基本面已经开始反弹。相比全球经济,中国处在“U型”底部的时间要更...
6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在线举办“中国经济学”教材建设研讨会第6期,主题为“支撑‘中国经济学’教材体系的中国独创性理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
文章来源:文汇报 | 图源网络 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蔓延、持续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思潮甚嚣尘上,都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巩固和重塑我国的全球产业链体系,以应对世界经济格局可能出现的改变,确...
作者|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网易研究局专栏作家) 鉴于大多数国家的隔离举措让消费和生产活动不得不按下暂停键,正在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引发较2008年更为惨烈的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问题只在于这场衰退是否...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中国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国外疫情却越来越严重。 大家都看到,疫情引起世界金融市场震荡,也给实体经济带来一些风险。 从宏观经济角度,要靠行业、秩序以及产业链上...